发布时间: 2024-02-26
浏览量: 1
近些年来,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,轨道交通安全控制保护区(以下简称“安保区”)违法违规施工危及地铁运营安全的事故,时有发生,仅2021年就发生多起,并造成较大社会影响。
目前,国内绝大多数地铁集团公司采用人工巡查方式,定期对安保区巡查,以发现安保区内的违法违规施工行为。人工巡查地铁线路安全控制保护区、认真履行职责,的确对地铁地上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,但其局限性亦十分明显。
首先,巡查人员身高有限、视野受限。城市高楼林立,巡查人员不易发现安保区内的施工行为。还有巡查人员是否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履行巡查职责的问题。
其次,人工巡查最大的局限性是,巡查人员有上班和下班,即使能8小时一直蹲守某一地点,也不能做到蹲守7*24小时。特别是有些施工行为往往发生在夜间或非工作时间。总之,人工巡查不能实现7*24小时对所有运营线路地上安保区的蹲守,也就杜绝不了地铁隧道被打穿的事故发生。
最后,还有国企人员编制与财政费用问题。目前,随着在建的线路的投入运营,人员编制肯定要增加,因人工巡查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,产生大量人力成本。
总之,人工巡查,不仅不能杜绝地铁隧道被打穿的事故发生,而且人力成本太高,给地铁集团发展、给市财政造成一定压力。因此,
创新安保区巡查方式,减少巡查人员编制、节约国企人力成本、杜绝地铁隧道被打穿事故发生,势在必行。
创新地铁安保区巡查方式,即采用“互联网+视频巡查”的方式,对地铁所有运营线路实行7*24小时的全天候蹲守、监管。对地铁线路实施7*24小时全天候、无死角实时监控,或重点路段视频7*24覆盖。